类型化广播以其鲜明的格式化、个性化风格彰显出广播频率的定位,聚合了忠诚度较高的收听人群,新闻、交通、音乐、故事、旅游、戏曲等类型化广播频率在国内各地开花结果。在泛娱乐化大背景下,曾经有一段时间,新闻资讯节目在各个类型化广播中退潮,受到冷落,除了新闻类、交通类广播,其他类型化广播都撤掉了新闻资讯内容,似乎不去掉新闻资讯内容就不是类型化广播,不能彰显音乐类、故事类、旅游类、戏曲类等广播频率的类型化色彩。那么,类型化广播真的需要这么纯粹,容不得新闻资讯内容的一点点渗入吗?笔者以为,以现阶段国内广播发展的水平和受众消费需求来评估,好像并不如此。

  对媒体而言,传播资讯是媒体功能最主要的体现方式。无论是专业媒体还是自媒体,无一不把传递消息作为最基本的内容。人们通过媒体对新闻资讯的传播来认知世界、了解新事物,只有能够及时传播大量内容真实的资讯的媒体才能获得受众最大的关注。现阶段,就国内来讲,技术迭代迅速,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较快,需要接收的新信息实在太多,广播媒体最重大的传播任务就是拓宽受众视野,帮助人们不断适应发展变化了的新世界。所以,在类型化广播中适当增加新闻资讯节目,笔者认为还是很有必要的。从国内广播实践来看,近几年新闻资讯节目不断在类型化广播中回归,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

  新闻资讯节目不断在类型化广播中回归,其主要因素在于人们对新闻资讯节目的价值认识更加清晰以及广大受众对资讯节目的普遍需求。一方面,无论是“广”播还是“窄”播,无论是“大众”还是“小众”,人们对外界发生的新闻都有及时了解、快速知晓的需求;另一方面,虽然类型化广播的特质鲜明,但如果没有新闻资讯节目元素的参与,容易陷入单调的氛围。缘于此,新闻资讯节目如今在类型化广播频率中似乎成了不可或缺的存在,丰富了节目内容。

  那么,类型化广播频率该如何编辑、播报新闻资讯节目,切实发挥好资讯节目的舆论引导功能,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几点建议。

 

  一、把握好资讯点位和时长设置的“度”

  在哲学解释中,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 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这种统一表现在:度是质和量的互相结合和相互规定。在类型化广播中,新闻资讯节目应是其他专业特色节目的补充,而不是主体,否则就是本末倒置。明确了这一点,在新闻资讯节目的合理安排上就有了明确的点位设置和节目时长安排。如今,新闻资讯节目多设置在半点和整点时段。新闻频率以新闻资讯类节目立台,其资讯节目往往设置在整点、半点滚动播出,有时还对重要新闻事件加以深度挖掘和报道,使新闻广播的类型化特质得到彰显。但这种高频次的新闻资讯播报,对于其他如生活、音乐、戏曲、故事、旅游、私家车广播等却未必合适,频次多反而会掩盖其类型化特质,对自身的个性风格是一种极大的损害。笔者认为,一般情况下,间隔一小时或两小时播报一次比较适宜。此外,每次播报时长也应注意,新闻广播一般情况下每次滚动播报都在10 分钟以内,其他类型化广播每次时长应控制在5 分钟以内为宜。

  二、解决好如何“编”的问题

  节目编辑环节是新闻资讯节目的主要生产环节。如何在类型化广播中编辑好每档新闻资讯,涉及内容选择、真伪甄别、信息量把握等诸多方面,如不能较好地解决这些细节问题,编辑出的稿件就会出现内容不适合类型化广播定位的问题。因此,对如何“编”的问题,一定要格外重视。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要编好一档新闻资讯节目,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讯类别应有所侧重

  类型化广播分为新闻、交通、音乐、生活、旅游、故事、戏曲等众多类型,新闻资讯也分时政、财经、民生、娱乐、社会等不同类别,因此,在不同的类型化广播新闻资讯的选择上,应结合频率特质而有所侧重。比如新闻广播,应以时政、财经为主,辅以民生、娱乐、社会类资讯,交通、生活广播应以民生、服务为主,音乐、戏曲广播应以娱乐、社会资讯为主,辅之以其他,切不可千人一面,弱化频率特质。

  (二)对新闻资讯来源进行把关

  新闻资讯节目的稿件来源涉及记者采访、发布会提供和各类网站信息等。在网站选择方面,要坚持首选主流官方网站,如新华网、人民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和央视网等,以确保资讯内容的真实性、权威性。要杜绝猎奇心理,对社会网站发布而未经专业媒体证实的消息,一律不予报道,对社交媒体发布的消息也不能跟风炒作。如今,来自社交媒体的各类假新闻屡见不鲜,如果我们新闻从业人员没有良好的职业操守,不加辨别地随便传播,往往会形成负面舆情,对政府部门公信力和社会主流价值观造成损害。例如:2018年江苏某市的地方政协委员针对当地交通拥堵状况,向地方政协会议提交了一份《希望地方政府尽快启动港城大道快速化改造提案》,在提案尚处在论证调研阶段时,当地某家广播媒体就转载了某社交媒体网站上的消息――《我市今年将启动港城大道快速化改造》,该消息给当地城市管理部门工作造成被动。在新闻实践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对新闻稿件把关应当时刻予以重视。

  (三)注意内容编排的主次关系

  在内容选择方面,要处理好本土新闻与国内新闻的关系、国内新闻与国际资讯的关系,以贴近、重大、需求为尺度,安排内容的多寡。受众有需求、关系到受众生活的,要多说、详细说;远在海外的、关系不大的,当资讯播。作为地方媒体,在兼顾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的基础上,应侧重于当地各类社会资讯,以增强媒体的贴近性、服务性,凸显地方媒体本土化特色,并助力当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信息量方面应力求丰富

  类型化广播,每档新闻资讯播报的时长较短,一般都在5分钟左右。时间虽短,但并不意味着信息量会少。一般情况下,质量上乘的一组资讯节目应是时短量大,能为听众在较短时间内提供丰富的内容。这就要求每条资讯内容文字精练,每组资讯稿件编排详略得当。

  (五)重视音响元素的运用

  如今,各地广播电视台都在积极打造融媒体平台,这个平台就像一个“中央厨房”,每天汇集大量音频、视频稿件。因此,类型化广播在节目编辑时应适当选用一些同期声音响,以此来凸显广播特色。当然,对这些音视频稿件,编辑需学会剪辑技术,选用能体现稿件主题的关键音响。相较于单一的文字播报,包含音响的资讯能使节目更加鲜活,更具感染力。

 

  三、解决好编辑岗位问题

  在媒体岗位设置中,编辑岗位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如今在类型化广播特别是地方媒体中,受人财物等诸多因素限制,专职的编辑岗位严重短缺,而类型化广播又是以非新闻专业的主持人才居多。比如:交通频率主持人大多是对汽车知识、交通法规、二手车评估等了解精深的专业人才;音乐频率的主持人大多是对音乐领域研究颇深的专业主持人;生活频率的主持人大多是对生活服务门类有相当了解的生活杂家……这些对类型化广播近乎专业“门外汉”的主持人来说,如果没有专业的资讯编辑来与他们进行配合,想编辑一档内容丰富且贴近性、时效性、服务性较强、文字精练的新闻资讯节目,显然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要解决这一难题,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设置专业编辑岗位,由他们负责编辑全天资讯节目。此种方法简单高效,切实可行。二是通过新闻编辑知识培训手段,着力提升现有主持人的专业编辑水平。目前,这种办法十分普遍。因此,应当把提升编辑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并通过邀请专家培训、加强节目评析等途径努力达到目标。

  四、提升对新闻资讯的解读能力

  对新闻资讯内容的解读,是媒体传播岗位的普遍要求,虽然对于新闻广播之外的类型化广播,在资讯解读的深度广度方面要求不是那么高,但也不应缺位。在播报资讯时,受众希望听到这则新闻发生的背景、幕后故事以及在今后一段时间的影响,也希望能听到节目主持人的观点,并希望通过观点交流达到情感的共鸣。当然,要做到及时解读资讯,还需要主持人具备一定的新闻素养。某家广播媒体的节目主持人在播报国庆长假资讯时点评道:“外出旅游真是太幸福了!”然后意犹未尽,又随口来了一句:“如果能让我每天睡大觉又能有钱花,那是多么幸福的事啊!”显然,这样的点评与我们一直倡导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主流价值观不一致,这样的话不说为好。

  总之,广播电视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传播、引导舆论是其职责所在,人民群众时时刻刻需要资讯来丰富、满足生活需要,这也给广播电视媒体带来要求。类型化广播播报新闻资讯是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关键一环,广播媒体应把加强新闻资讯服务当成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精心研究细节,结合频率特质,不断提升水平,努力让资讯节目在类型化广播快速发展的路途中绽放异彩。

【原文发布地址】:http://www.cnr.cn/ent/zx/20190705/t20190705_5246810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