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剧以娱乐方式消费了历史,又改写了当代都市的奋斗逻辑,包装出了一套所谓的当代“职场宝典”。
毫无疑问,历史需要通过流行文化介入日常生活。然而,当以史为镜、鉴往知来的历史题材创作,降维为“背绳墨以追曲,竞周容以为度”的宫斗剧并成为一种文化症候,则不能不让人忧心忡忡。
国产影视剧发展史上,可能不会再有这样堪称宫斗剧“盛年”的奇观一幕:《延禧攻略》《如懿传》两部从不同情感角度和人物立场,描写同一大清王朝、同一后宫故事的宫斗剧,演变成一场由全民参与、资本在暗地推波助澜的集体狂欢。
回望国产历史剧围绕宫廷展开的创作,实际有着一条从正剧变异成当代宫斗剧的退化脉络。从表面看,深受封建压迫的后宫女性,终于走出历史暗处,向现代观众讲述不被正史记载的情感历程,呈现出一种颇具新意的性别视角;但是当代宫斗剧中的女性,真的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声音了吗?
毫无疑问,历史需要通过流行文化介入日常生活。然而,当以史为镜、鉴往知来的历史题材创作,降维为“背绳墨以追曲,竞周容以为度”的宫斗剧并成为一种文化症候,则不能不让人忧心忡忡。
被架空的历史:凸现大 “玛丽苏”童话本质
2011年,《步步惊心》和《甄执氛饬讲恳酝缥难IP改编的宫斗剧登上荧屏:前者本身就是一部时空与历史观发生严重扭曲的穿越剧,清史著名的“九子夺嫡”事件,被描写为一场充满浪漫色彩的爱情争夺战;后者描写的后宫悲剧,也只是推动勾心斗角剧情的一种情感机制。
应该说,《甄执返氖⒚艽蟪潭壬系靡嬗谥O康牡佳莞谋嗄芰Γ植沽嗽泛侠淼娜宋锴楦新呒5牵肪缢彩龅氖浅榭樟四诤说募芸绽罚局噬先允悄持执舐昀鏊胀靶鹗隆K裕粲惨饪槔氛婵绽锾钊裁窗橥埃敲凑龉适掠钪婢突岢沟滋O萌却蛱摹敦略麓肪褪且焕@飞系拇荷昃菩臼且运缴幽比≌卫娴某ǔ迹丛诰缰杏惨耘腥松栉鼗菸耐醯募ф略略鎏怼澳杏蚜Α保形ト宋锏男形恍筘略卤救耍魑饶苤又侨⊥跷弧⒂稚岬蒙弊用鸬械呐渭遥幢凰茉斐梢揽空姘删痛笄氐酃昀鏊铡J肥岛托楣怪涞难现卮砺遥晌镁缱畲蟮谋撞
但是,毕竟《芈月传》还是有历史书写的些许野心,而今的历史题材宫斗剧,如一匹脱缰的野马,毫不顾忌早已散架了的剧情逻辑。例如,讲述拓跋浚(F)和女主人公李未央之间爱恋故事的《锦绣未央》,鲜卑族活跃的南北朝历史,本是亟待挖掘的中国历史题材库而值得大书特书,却随着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浪漫童话而彻底走形,抽空了历史内核之后,也只是沦为某种充满异域风情的爱情神话,其历史底色呈现出令人尴尬的一片苍白。
2018暑期档热播的《延禧攻略》,更是以漏洞百出的幼稚剧情著称:大女主魏璎珞杀伐果断的人设,若非历史在上,难道不该朝向推翻大清朝、自己登基称帝的行为逻辑发展?还有蛇蝎心肠的继皇后,怎会因为魏璎珞一句“我不揭发你、换来紫禁城里的孩子平安”而达成休战共识,竟坐等孩子们长到争皇位的年纪才想起来作妖后宫?……抽空历史内核后的宫斗剧,同时也失去了文化根基,最后沦为只提供爽点爆点、吸引更多受众购买网络播放平台会员的娱乐贩卖机,是为宫斗剧普遍艺术质量低下的表征。
价值观的悖论:被改写的当代职场奋斗逻辑
2004年,香港TVB古装剧《金枝欲孽》面世,从此开启了以后宫女性为主人公的宫斗剧时代,沉默了几千年的封建女性,集体成为了故事的主角。
然而我们看到,后宫不仅没有为她们提供一个主动书写女性历史的舞台,反而铸造了永远困住女性的斗兽场。后宫女性需要压抑自己的真实个性,一切以皇帝的健康、快乐与江山社稷为重,并极力辅佐其继承大统。例如《甄执防锏恼中璐Υ餮陨餍杏牖实巯啻Γ被挂笨叹枳陨硌孕惺欠穹噶撕蠊烧蠹桑幻髅鞅ザ潦榈纳蛎甲娑曰侍蟮呐涛室惨ρ诓夭呕怀谱约骸安还嵌亮诵隆卑樟恕4送饣褂小睹廊诵募啤防锍删土恕拔木爸巍钡鸟继蟆堆屿ヂ浴防锵鲁小翱登⑹馈钡牧铄肪缢茉炝艘桓龈鲢∈胤饨ㄅ碌拇撑孕蜗螅沟谜庑┚酃獾葡碌暮蠊裕貌蝗菀撞抛叱隼钒荡Γ慈匀恢挥欣纷⒔诺纳矸荩邮贾林詹⑽凑嬲竦媒彩雠岳返闹鞫ā
然而,另一方面,宫斗剧的创作者又极力想要与当下社会心态对接,从而形成话题效应。因此我们看到,宫斗剧虽然抽空了历史,但却极具现实感――自从《甄执坊鸨榇蠼媳敝螅燃渡系逆慑恍颍昝狼度肓说贝俺〗胂螅欢杂诘弁醯奈ㄊ资钦埃荼涑芍俺∩系摹拔ㄗ懿檬钦啊保绘慑窃谧辖抢锏亩菸艺患藿拥搅说贝承┢笠邓瞥绲摹袄切晕幕薄
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创作者显露出了自己对于当代价值观的扭曲认知。无论是《延禧攻略》中的魏璎珞抱着乾隆帝共享人世繁华,还是《如懿传》里一直隐忍忠顺最终悲剧收场的如懿,都旨在传递一套你死我活、赢家通吃的生存哲学。如此,宫斗剧以娱乐方式消费了历史,又改写了当代都市的奋斗逻辑,包装出了一套所谓的当代“职场宝典”;围绕皇宫贵族乃至皇帝一人而展开的爱情叙事,则被美化为“霸道总裁”浪漫爱情。
游戏化的叙事:被资本逻辑降维的荧屏表达
除了创作者本身在认知上的误区之外,宫斗剧的剧情表达,正越来越受到资本逻辑的干扰。
这种干扰首先表现在叙事上。这些年,除了女性视角,宫斗剧还成功探索出了一条“打怪升级”式的游戏化叙事模式。比如《锦绣未央》里的李未央,从一夜变底层的北凉流亡公主逐渐打怪升级成为文成帝皇后;《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从默默无闻的底层绣女,一路“杀”到延禧宫主位,成为乾隆皇帝念兹在兹的一生挚爱;《甄执防锏恼郑彩蔷恕盎⒙淦窖簟本缜椋忧辶顾碌凸仁逼卺绕穑俪晌赫实鄣撵涔箦孀殴肪绲幕鹑龋蜗方缁褂肯殖鲆淮笈肥钟危逑殖鲋泄IP泛娱乐化数字经济强大的产业创造力。
但是,强大的产业创造力只是某种商业化胜利。这些全靠“打怪升级”游戏化叙事的同质化竞品,在荧屏之外却纷纷陷入了扯不清的“抄袭门”,却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宫斗逻辑本身既缺乏历史视角为支撑,又毫无文化底蕴,即便创作团队并非有意抄袭,想象力匮乏的宫斗剧IP生产背后,也早已暴露出文化原创力的严重不足。
更重要的是,在资本的介入下,宫斗剧放弃了深刻表达的可能。流潋紫在《如懿传》原著里面,有意识地想要突破这种同质化叙事,努力抹去了玛丽苏的童话痕迹。然而这一追求显然与宫斗剧本身的娱乐化取向根本相违,奉行“流量为王”这一网红逻辑的资本,青睐的是《延禧攻略》这种剧情节奏短平快的爽剧,不必真的提供某种人生解决方案,只需要制造一场开挂人生的幻梦。
由此,女性视角下的宫斗剧故事,便一路沿着披着历史外衣的偶像剧方向发展,剧情逻辑与人物塑造的最终陷落也在所难免。
(作者:陈亦水)
【原文发布地址】:http://www.cnr.cn/ent/zx/20190221/t20190221_5245173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