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新浪文化综合网络资源整理编辑。
井陉拉花类属北方秧歌,起源于明清,产生并流传于河北省井陉县境内,源于民间节日、庙会、庆典、拜神之时的街头广场花会,是一种当地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
井陉县素有“天下九塞,井陉其一”之说,早在先秦时期,这里就是沟通东西的“燕晋通衢”,因此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流动文化地带。井陉人民历代爱好文化艺术,各种形式的艺术因此而得以繁衍流传。“拉花艺术”是诸多民间艺术中的佼佼者,也是井陉人民最喜爱的民间舞蹈,素有“井陉拉花遍地扭”俗语。
井陉拉花的音乐为独立乐种,既有河北吹歌的韵味,又有民歌、民间曲牌和戏曲曲牌的音调,还不乏浓厚的寺庙音乐和宫廷音乐的色彩,它的曲牌约有十几首,如“万年欢”、“春夏秋冬”、“爬山虎”等曲牌,“八板”这个曲牌被各村拉花普遍使用,艺人称“踩着八板扭拉花。”拉花“的音乐调式多为”宫“、”徽“、”羽“调,多为 2/4或4/4的中速节奏,特色伴奏乐器有掌锣等。它古朴典雅、清爽动听、深沉美妙、刚健稳重,其风格特征是刚而不野、柔而不糜、华而不浮、悲而不泣,突出特点是节奏鲜明。与拉花舞蹈的沉稳、含蓄、刚健、豪迈风格交相辉映,乐舞融合,浑然一体,现代的井陉拉花,既保持了传统风格,又有鲜明的时代气息。阵容庞大时,气势恢宏。队伍精炼时,特点突出。舞蹈语言多姿多彩,音乐旋律扣人心弦,更具情感容量和艺术张力。
拉花的乐器有大管、小管、云锣、小镗子、小镲、扁鼓等。管子是拉花音乐中的灵魂,起领奏作用,在乐曲中时奏时停。那种淳朴、粗犷、浑厚、略带悲怅的音色。小管的高亢,膜笛的滑音、颤音和花点与大管互相呼应,捧笙以三度、五度和弦将乐曲珠联璧合。云锣以其清脆悦耳的问答式的轮奏,复调旋律与大管配合。小镗子、小镲按花点击拍,管、笙、笛、云锣是拉花音乐中必不可少的主奏乐器,构成拉花特有的艺术魅力以及浓郁的乡土气息。
井陉拉花同其他民间舞蹈有着很多的共同之处,它载歌载舞,动作属于秧歌范畴,借用道具以物抒情,扬起双臂,使扇子、伞、板、鞭等上下翻飞,这也是民间舞蹈特有的风格。范成大在《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中说:“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拉花也没有脱离滑稽取笑的特色。拉花有着明显的个性,这同当地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人们的欣赏习惯有关,它既来自人们的生活,动作必然是从生活中提炼、夸张、美化而成,她的韵律可概括为:“猛和脆,拧和伸的内在力度弹性的对抗。”
井陉拉花既然处于“开门见山、走路爬坡”的自然环境里,爬坡则要迈步高抬腿,身体前俯,下坡则是双膝处于紧张状态,身体稍仰,因而,男性的舞步为“起要跋,膝要屈,踩要稳”。女性的舞步为“进要弓,退要丁,脚外撇”。屈膝是贯穿于动作的始终,即使是伸膝也是短暂的,每做一个动作主力腿皆随着动律起伏伸曲,而当双腿变换动作,就需借助力腿那踩地刹那用力一蹬去完成。尤其女性的舞步,犹如雨天蹬山,山陡路滑似的。
井陉拉花不受场地限制,时间可长可短。演出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行进中的演出,称为“过街”,这种表演因受行进的局限,仅能用“一根鞭”、“二龙并进”等简单的队形,无法追求舞蹈的完整性,但有因地制宜的特点。另一种为场地演出,其队形多变,能充分发挥演员的表演技能,而且演出完整。参加演出的演员,一般为六的倍数,如18人拉花、36人拉花、60人拉花和102人拉花等。
从表演形式上看,井陉拉花可分为“跷子拉花”和“地拉花”两种。所谓“跷子拉花”即扮演女角者,脚踩跷子进行表演,以木削的“戳跷”捆绑于脚,且戳跷穿以鞋袜遮盖,犹如古代妇女的“三寸金莲”。表演时,演员只有始终保持“立脚尖”姿态才能表演。在井陉流传着一句“固地的拉花一片功‘的歇后语,就是对戳跷难度的形容。
“地拉花”顾名思义,是地上舞的拉花。由于这种“地拉花”比“跷子拉花”没有杂技性,流传的也就较为广泛,特别是近年来拉花人数的大幅度增加、演出场地的扩大,许多舞蹈动作和阵形变化需要跑动才能完成,“地拉花”也就被广泛继承。
井陉拉花从形式上分文拉花、武拉花、丑拉花、俊拉花、戏拉花。文拉花文雅、端庄,柔中有刚;武拉花舒展大方,动作幅度大,稍象武术;丑拉花动作简便滑稽、幽默风趣;俊拉花扮相俊美,动作妩媚;戏拉花是古装戏剧打扮,脚蹬小木跷。从情绪上分,又有悲拉花、喜拉花两大类。悲拉花表现悲伤凄凉的情绪,如《走西口》、《下关东》、《盼五更》;喜拉花表现喜悦欢乐的情绪,如《卖绒线》、《闹元宵》、《居家乐》等。
2006年5月20日,井陉拉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原文发布地址】:https://cul.news.sina.com.cn/zxxx/2019-01-29/doc-ihrfqzka19628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