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新浪文化综合网络资源整理编辑。
迎罗汉是浙江省缙云县农村传统节日活动中表演的一项集武术、民俗于一体的传统民俗游艺表现形式。
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庙宇开光时,缙云全县乡村组成罗汉队,大号、长号、锣鼓队开路,毛公旗(长旗)紧随,随后为罗汉队、三十六行、十八狐狸、铜钱鞭、秧歌队,队伍从村里出发步行到固定的庙宇,沿途所过之村均要茶水、便饭招待,鞭炮、锣鼓接送,庙前搭2-5个戏台,请业余和专业戏班演戏或叫品戏场,热闹非凡。举办这一节庆活动的主要目的,为乞求风调雨顺、年年有余、天下太平。
迎罗汉是缙云县历史流传下来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由一个或多个罗汉班参加,每班数十人到上百余人不等。各班在开演前都要在本村举行庄重地祭旗仪式,然后在指定地点集结,按照约定的路线,在阵头旗、神幡的带领下,伴随着先锋、锣鼓声以一字长蛇阵进行踩街,每到一村都会选择一处宽阔场地轮番表演,分迎罗汉、叠罗汉和背罗汉三种。
罗汉班的队伍分前队与后队。前队有神幡、香亭、铜钱索、大号先锋、锣鼓;后队有罗汉旗(即阵头旗、蚣蚣旗)、四门叉、棍、矛、盾、锏、双刀、罗汉顶等。浩浩荡荡一百多人的罗汉班,既有大张声势的旗与号,又有十八般武艺中的各种武器,俨然是一付古代军事队伍的装备。演练的阵法有八卦阵、连环阵、梅花阵、龙门阵、结字阵、万字阵、罗成阵。
叠罗汉选择在比较大的道坛,身着古色服装,腰系大扎包,由身强力壮的人任罗汉柱(由基柱、中柱、顶柱)及左右、前后4人和罗汉顶,共8人-12人组成。
罗汉班表演的压轴戏是叠罗汉。叠罗汉要叠三四层,最下层的一圈人墙是最精壮的汉子,相互用手搭肩,搭成一个铁桶状的圈子。第二层,人略少,踩在第一层汉子的肩膀上。第三圈人更少。若论高度,已达四米多。最上层是由小孩扮成戏剧人物的罗汉顶。扮罗汉顶的小孩要乖巧俊俏,胆子大。上去后,踩在大人的肩膀上,脸朝外手挽手,也是围成一圈。这叠罗汉,有的叠成井字形,有的叠成花篮形,还有的叠成牌坊,也是花样百出。
艺高的罗汉队,最后还要表演搭桥。搭桥时,一行精壮的罗汉队员,先以一定距离朝一个方向站立。每人上边各骑一人,随着一阵急骤的锣鼓声,上边的汉子身体渐渐往后仰。注意,这是骑在别人颈脖上的后仰,一摇一颤的,可是后仰者慢慢下伸的双手,竟刚好抓住另一位后仰者的大腿。人桥搭成,扮演罗汉顶的童男童女,则在大人们簇拥下从一曲曲人桥上走过。身为桥梁的汉子,这时必须鼓足气,挺住。虽然是扎了腰围的肚腹,要经受四十多斤重量小孩的踩踏,也不是好受的。
迎罗汉作为一种民间游艺表演,为节日增添喜庆,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其地方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具有较高艺术观赏和历史文化价值。
2011年5月23日,浙江省缙云县申报的“迎罗汉”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原文发布地址】:https://cul.news.sina.com.cn/zxxx/2019-01-21/doc-ihrfqziz96849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