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陕北民歌《兰花花》为灵感,国家大剧院集结作曲家张千一、编剧赵大鸣、导演陈薪伊,历时6年创作推出了中国原创歌剧《兰花花》。该剧于2017年国庆期间首演问世,一经上演便收获了乐界如潮好评。时隔一年,歌剧《兰花花》将在12月20日至25日开启第二轮精彩演出。日前,《兰花花》剧组已经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排练,创作团队也再度在排练厅聚首,投入到对这部歌剧新一轮的推敲、探讨中,在诸多音乐、戏剧编排和舞台制作的细节中,做出精益求精的改进。
尽管源于一首民歌,歌剧《兰花花》却具有史诗般的艺术品质。编剧赵大鸣为该剧创作了个性鲜明的人物、跌宕起伏的剧情,每一处刻画都细致入微,每一段唱词都精炼动人。他笔下的兰花花是一个 “原生态”农村女子,就像野地里生长的一朵花,有着最质朴的人性的表达。在这场悲剧故事中,表里不一的周老爷、委屈隐忍的赶羊、封建传统的兰花花“大”,每个人物都鲜活而真实,通过一幅小人物的生动群像,透视出千百年来中国农村社会中存在已久的封建礼教与各人命运之间的冲突。赵大鸣认为:“《兰花花》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都在刻画完成着自己的人格轮廓与命运轨迹,他们交织碰撞在一起,戏剧便由此而生成。”
作曲家张千一,更是为每个人物都写作了“漂亮”的音乐,全剧精炼紧凑,无一废笔。本着“音乐承载戏剧”的原则,在歌剧创作中,他始终将戏剧性放在首位,包括事件、人物、唱段甚至是一字一词,他都用恰当的音乐加以覆盖、解构。他在剧中大量运用了复调思维,开创性地在中国歌剧中使用赋格写作了序曲。这一尝试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因为他从文学台本多舛的人物命运中感受到,只有赋格这种多声部的交织才足以表现兰花花性格中的多重侧面,才能更深入地表现出人性和命运的复杂、未知与多变。在旋律的写作上,张千一吸收了陕北民间音乐元素,运用了“苦音”和“哭音”等陕北特色音程,让观众感受到浓郁的陕北风味。而在乐队中,张千一加入了板胡、管子、大笛、铙钹等民族乐器,形成了丰富的音响场,体现着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和浓墨重彩的中国风貌。创作中国歌剧,语言与音乐的结合是个难题,他巧妙地将中国汉语的语音语调与歌剧的旋律、节拍与律动融合在一起,创作出中国特色的咏叹调与宣叙调,令人耳目一新。这样的创作还兼具了旋律性、可听性,让普通观众也享受其中。《三联爱乐》编辑李峥认为:“作为一部中国歌剧,《兰花花》是少有的具有很强旋律性的作品,这顺应了时代的潮流。音乐历史进入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作曲家们的创作开始往回走,主要表现就是抛开先锋派的不协和转而注重旋律性――或可称为一种新浪漫主义,这股潮流一直延续至今。由此观之,国家大剧院的这部歌剧是紧随时代精神的,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创作。”
在三秦大地扎根了几十个春秋的陈薪伊,从小唱着民歌《兰花花》长大,对歌剧《兰花花》,她一直有着深厚的情感。她认为,是粗犷的黄土高坡、奔腾的黄河口瀑布孕育出了淳朴又倔强的兰花花,她将兰花花的性格定义为“黄河性格”。为了凸显这种性格,她在舞台制作上秉着写实的理念,还原了地域风貌,在舞台上使用了谷子地、黄河瀑布、窑洞等陕北元素,绘制浓墨重彩陕北风情,又为整台戏剧赋予了史诗般厚重的沧桑感。对于人物的塑造,她总是能给演员带来身临其境般的启发,演员们跟着她一同进入兰花花的世界,把每一个角色都演绎得深入人心,令观众随着剧情一起愤怒、挣扎,又心酸无奈,不禁为他们的命运而扼腕叹息。
【原文发布地址】:http://www.cnr.cn/ent/zx/20181209/t20181209_5244444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