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微信爆发式的增长,已经成功超越了QQ成为国民级社交应用。7月18日,国内移动大数据服务商QuestMobile发布了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半年度报告。据QuestMobile统计,中国11亿互联网用户之中,微信占9.3亿。覆盖范围从一二线到四五线,微信已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大的流量池。

与此同时,社会和人际关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大家越来越依靠于“微信互联网”来快速扩充自己的人脉网络和关系网络,微信的这一特性在“拼人脉、江湖化”的演出行业体现得尤为明显。

传统演出行业绝大部分依靠“熟人经济”,凭借积累人脉圈或参加传统线下演交会的形式,从而促成演出项目达成。微信作为一种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恰恰满足演出行业从业者高频次化、富文本化的沟通需求。随着微信运用的愈发广泛,演出行业从业者们的沟通交流方式,逐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但是演出项目的运作效率并没有发生质的提升。

微信现已被认为是最好的人脉扩展工具,其“邀请入群”、“面对面建群”、“名片推送”等功能,实实在在满足了行业从业者快速扩展社交圈子、获得相应资源的刚性需求。在各行各业及多种场景下被广泛应用,然而在演出行业从业者实际运作项目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

演出项目微信群现状:杂乱、低效、无序

演出行业从业者大多数往往会通过线下参会或线上推荐等形式,加入到一些演出项目微信群中,以获取想要的资源,例如剧目推介、场地信息及结识圈内人脉等。演出行业资深从业者,通常手握数十甚至上百个这样的微信群,试图通过这种低成本的方式做营销。然而,当微信群协助从业者完成工作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情况——信息杂乱无章且低效无成。

演出项目运作而论,这些在群里产生的交流并不是一个理想的交流,话题的聚合性很难展开,当各种信息交织在一起时,话题焦点无法突出,各种信息容易引发杂乱。不想错过任何信息,到头来不知道自己获取了什么。

每个人每一天所拥有的时间是有限的,各种微信群产生的信息已经越来越多,当这些信息完全消费不了,直接就产生了信息过载,就像一个混杂着各种信息的黑洞,在你开启屏蔽操作时,这些群已经对你失去了价值

剧汇王朝:演出项目运作的全新打开方式

随着演出行业市场化的推进,演出行业传统运作模式——“熟人经济”已无法满足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于是,为文化产业市场运作定制的一批互联网产品应运而生,其中,以“让演出更容易、使市场更繁荣”为愿景的“剧汇王朝”尤为具有代表性。

“剧汇王朝”作为全国性演艺行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演出行业转型升级、快速发展的“演出+互联网”的产品集,汇聚剧本、剧目、剧团、剧院 、剧友等演出全生态,打造一个全新高效的演出资讯传播渠道,为演出行业从业者提供高效便捷的工具。

去年刚从学校毕业的小奕,现就职于杭州某家刚成立的小剧场。在演出行业“0人脉”、“0经验”、“0资源”的她,在采购一些优质的儿童剧时遇到了难题。在被领导拉进演出资源对接的微信群后,小奕却没能顺畅开展自己的工作。“群里每天什么信息都有,每当有人发出来一条剧目介绍,我都要点进去看是否是我想要的,信息太杂,很多都不符合我的需求。” 小奕表示。

从剧目介绍、主演团队、演出档期到接待标准等多重因素,庞大的信息量使小奕在筛选过程中耗时又费力。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90后的小奕对互联网产品有着与生俱来的灵敏度。当她了解到“剧汇王朝”这个平台,通过”剧院管家”登陆入口,凭靠筛选剧目分类找到目标剧目,获得海量剧目信息,线上即可完成预约操作时,未经旁人指导,小奕自己就在“剧汇王朝”上精准地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儿童剧,并成功预约了演出档期。

剧汇王朝既提高工作效率又节约沟通成本,对于像我这样没人脉没资源的剧场工作人员来说,特别好用。” 小奕说。

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众多行业的发展趋势,文化、演出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有助于推动市场发展,以数字化形态为全行业提供成熟且丰富的演艺资源,既是文体产业发展需求,同时也是演艺商业模式创新的契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