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 由国家图书馆主办的“高文有典 美行如圭——郑振铎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八展厅正式开展。

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国家典籍博物馆馆长饶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刘跃进,中华书局总编辑顾青,郑振铎先生之孙郑源,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郑振铎研究专家陈福康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家文物局办公室主任解冰,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郑振铎先生孙女郑婕及其他家属代表,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致忠,以及相关专家学者等8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魏大威主持。

饶权在致辞中回顾了郑振铎先生一生致力于祖国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所作出的伟大贡献,以及“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开展以来在古籍的整理、研究、保护和利用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他指出,我们必当以先生为楷模,更加珍爱祖国的文化遗产,坚定责任担当,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本次展览分为“力挽狂澜铸书魂”“保护征献张书韵”“嘉惠学林振书香”“化私为公续书脉”四个单元,图文并茂,通过郑振铎先生的手稿、藏书印章、珍藏的古籍善本、党和国家授予的“烈士”证书,原文化部褒奖其捐书之功的“褒奖状”等在内的70余件展品,形象生动地展示这位文化巨匠爱书、护书、献书而殚精竭虑、亲力躬行的壮阔一生。

郑振铎,1898年生于浙江温州,祖籍福建长乐,笔名西谛。我国著名作家、文学史家、考古学家和藏书家,是新中国文化和文物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抗战期间,郑振铎在上海倾囊收购流散古籍,并联合张元济等知名学者在上海组织“文献保存同志会”,抢购如张氏适园、刘氏嘉业堂等私藏珍本,避免民族瑰宝流失损毁,对中华文化遗产的保存保护居功至伟。新中国成立后,出任文物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务,凡有接收捐献或收购到的重要善本,都优先转给国家图书馆收藏。在他亲自主持和参与下,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物保护法规,提出文物保护的思想,为今天形成“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文物保护和古籍保护工作方针奠定了重要基础。先生去世后,家属秉承遗志,将其生平藏书全部捐赠给国家图书馆,为国家图书馆善本馆藏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同日,《国家图书馆西谛藏书善本图录》首发式及出版座谈会举行,国家图书馆副馆长汪东波致辞。来自文博界、文献学界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从各自角度表达对郑先生一生学高德范的仰慕与追思。
【原文发布地址】:https://cul.news.sina.com.cn/zxxx/2018-12-19/doc-ihqhqcir83417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