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创造并遗留、流传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化财富,包含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中国文化遗产承载灿烂的中华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财富,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资源,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筑中国梦磅礴力量的深厚滋养。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要冲,悠久的历史造就了新疆光彩夺目的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留存了令人目不暇接、不胜枚举的珍贵文物古迹和熠熠生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逝而不朽的“楼兰美女”、有“西域长安”美誉的高昌故城、充满智慧的维吾尔古典长诗、美妙绝伦的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穿越万丈悬崖的“达瓦孜”、历久弥新的桑皮纸制作技艺……为世人体味璀璨耀眼的西域文明、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开启了一扇扇斑斓的窗口。新疆特殊的区情、社情决定了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对增强各族人民中华文化认同、正确阐述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史实、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发挥着正本清源的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央政府和新疆地方政府颁布、出台一系列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意见,为保护传承新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的法治及制度保障。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施行。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颁布实施,标志着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有法可依的新阶段。20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保护条例》颁布实施,这是中国首个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省级地方单项立法。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施行。2018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

  在日益完善的法治及制度保障下,新疆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成果受到中外瞩目。截至2017年,新疆有世界文化遗产6处;中国政府对高昌故城遗址、北庭故城遗址、惠远新老古城遗址等一大批文物古迹进行修缮保护,抢救性保护修复3000余件珍贵文物;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昭苏圣佑庙、克孜尔千佛洞等百余处宗教文化古迹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截至2017年,新疆民丰尼雅遗址、若羌小河墓地、吉木乃通天洞遗址等8项考古发掘项目先后被列入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出土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等国宝级文物;从20世纪末开始,“中国新疆古代丝绸之路文物展”等新疆文物精品展览陆续在日本、美国、德国、韩国等国家举行。

  古籍保护获得各界赞誉。已收藏的古代典籍文献包括汉文字、阿拉美文字和婆罗米文字三大系统,共19种语言、28种文字,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社会、宗教、天文、数学、医学、艺术等领域;以汉文和维吾尔文翻译、整理、出版了濒于失传的《福乐智慧》和《突厥语大词典》等古籍;国家以多种语言文字翻译出版发行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等宗教典籍文献,满足各族信教公民的多样化需求。新疆翻译出版发行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多种文字的《古兰经》《布哈里圣训实录精华》等宗教经典书籍。

  多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保护、传承和弘扬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二木卡姆被誉为维吾尔族“音乐之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其已濒临失传。20世纪50至60年代,经过努力,十二木卡姆由漫漫历史长河中的口头传承转变为文本传承。近年来,新疆各级政府通过建设维吾尔木卡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向木卡姆艺术传承人发放生活补贴、开办木卡姆艺术培训班、选送木卡姆人才到新疆艺术学院深造等方式,全力保护、传承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现阶段,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柯尔克孜史诗《玛纳斯》、维吾尔族麦西热甫分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新疆完成23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赴联合国总部、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进行表演展示;举办了8届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一批竞技项目进入国家和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涉及宗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涵盖了手工技艺、民间美术、戏剧、民俗等多种门类,其鲜明的民族、区域特征及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颇具市场潜力。近年来,新疆努力推动非遗走出“深闺”,进入市场,逐步提升非遗保护、传承和弘扬水平,较好实现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2018年5月,在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桑皮纸上的中国画”及首次推出的“桑皮造纸”体验包颇受关注。现阶段,哈密市维吾尔族传统刺绣产业红红火火,全市从事手工刺绣的绣娘超过4000人,通过刺绣每人每月增收1500―4000元,使当地维吾尔族妇女找到了新的致富门路。阿克陶县巴仁乡萨依巴格村的阿吉・艾买提是土陶技艺第七代传人、新疆级非遗传承人。在各级政府支持下,他创新、制作的土陶碗、土陶碟、水壶、托盘等工艺品,已远销日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

  “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任务;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重要体现。新时代,在国家有力支持下,新疆将不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力度,为满足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中华文化认同而不懈努力。

  (作者单位:新疆社会科学院)

【原文发布地址】:http://www.cnr.cn/ent/zx/20181116/t20181116_5244169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