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演专业儿童剧能收获什么?
在今年第六届乌镇戏剧节戏剧嘉年华上,一部由北京崇文小学英语剧社的学生表演的中英双语儿童成长剧《山海经》引起业内人士关注。这部由小学生演员组成的《山海经》剧组,是今年乌镇戏剧节中平均年龄最小的剧组,最小7岁,最大的14岁,他们在乌镇露天空间里用中英双语进行表演,每天演出三场,每场长达半小时,共演出两天,最终一举斩获“古镇嘉年华”单元最受欢迎剧目奖。而该戏此前在爱丁堡艺术节演出,定于12月底在唐山小马儿童剧场再演,明年还将受邀前往挪威、日本、加拿大等国家。
这群小演员究竟如何利用课余生活参加排练、演出?孩子参演儿童剧真正能得到的收获是什么?有记者专访《山海经》编剧兼制作人王楠,导演马卓君、李浩天,剧中小演员代表任枳潼与她的妈妈陈进女士为读者揭秘。
用专业演员的标准教小演员
《山海经》讲述的是在学校读书分享会上,小男孩分享了他对中国古代志怪古籍《山海经》的感想。因其加入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与网络上搜索到的内容有差异,在分享时被同学认为他在胡乱瞎编。小男孩沮丧地回到家,伤心地将书撕烂,却因此举,“山海经”本尊突然现了身。故事原型来自制作人王楠儿时的真实经历,在她看来,创作《山海经》是希望通过作品培养孩子坚持主见的勇气,独立思考的能力。
剧组小演员共分两组,一组9人,一组24人。三位核心主创王楠、马卓君、李浩天均出自林兆华戏剧工作室,十余年来深受林兆华导演训练的影响和启发,致力于儿童戏剧教育,面对全无表演基础的孩子,他们并没有选择降低标准和表演难度以适应孩子,而是尽可能按照专业剧团的要求为他们进行讲解和排练,鼓励小演员通过努力突破自我。导演马卓君觉得,不能让大家觉得孩子们的表演只是玩一下而已,同时小演员们表现出了专业性,其他方面也要求有专业团队的配备,如此次《山海经》的服装设计阿宽、雷晋巍就是业内资深设计师,曾为濮存昕、高亚麟版的《说客》设计过服装。“小演员们其实有参与到服装设计,他们读完剧本会根据理解画出角色服装样式,设计师依据他们的图做调整,当穿着为他们专门设计的服装去表演,孩子们信心会大增,这会互相影响。我们以专业演员的标准来要求他们,虽然未必能达到,但起码会离专业更近。”
更看重小演员解放天性
《山海经》中小演员们使用中英双语,当问及表演是否会有难度时,导演李浩天觉得,小演员都拥有一定的英语基础,难点在生僻中文词汇翻译成英文后的表演节奏,“剧本中有很多长句,尤其像‘蚩尤’‘魃’这类英语里并没有的名词,小演员们虽然能顺利读下来,但如果按照演出标准去强调逻辑重音,对小演员来说比较难。”李浩天觉得看孩子们表演最应看重的是状态:“我希望孩子们在舞台上能旁若无人地去表演,这也是作为演员最基本的素质,其实孩子如果能解放天性的话,很多东西都会自然而然地呈现。”
《山海经》一般正式排练前,剧组首先会提前布置一些必要功课,在前期开设的基础课堂上也请来了专业人士,帮助小演员从不同角度对《山海经》这部中国古代志怪古籍有所了解,当然最核心的还包含具有趣味性的剧场游戏训练。导演马卓君介绍,除了带领孩子们不断地进行日常的发声、读本和形体等训练外,当排练真正开始时,还会针对作品中每一句台词、每个眼神和动作去引导大家进行反复练习。她表示,培养儿童演戏的“捷径”其实没什么特别,还是反复练习,“小演员对自己的声音和肢体是完全没有控制力的,当排练到一定的熟练阶段,他们的语速便会不由自主地加快,这时我们会停下来逐字逐句反复讲解,引导放慢语速和表演节奏。”
孩子获友谊,家长收获成长
《山海经》的小演员中,今年刚满7岁的任枳潼饰演黄帝的女儿“魃”,她也是赴爱丁堡演出中年龄最小的演员。在任枳潼的妈妈陈进看来,女儿一直不善于交流,性格内向,胆子很小,比起许多家长让孩子学习唱歌跳舞来说,陈进觉得让孩子参加戏剧训练更能得到综合拓展,“因为戏剧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孩子表演能力,还能训练胆量、增强自信心,对任何一个孩子来说,站在舞台上是一个超越自我的过程。”
而在任枳潼心里,参加戏剧表演收获的是乐趣和友谊,她印象最深的是导演及老师带领进行的各类“剧场游戏”:“在游戏中我得到了提高,老师让我多与其他小朋友沟通,演出时要大声说台词。”任枳潼表示今后还想参加话剧表演,因为她很想念一起表演的同学,希望还能和他们一起站在台上。
【原文发布地址】:http://www.cnr.cn/ent/zx/20181210/t20181210_52444460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