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文汇报

国庆假期中,上海戏曲人赴东京,以三场“复刻”演出致敬梅兰芳首次赴日演出百年,《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和《游园惊梦》等折子戏又一次在东京文艺界掀起京昆旋风。

那么,100年前的5月,梅兰芳作为“首个赴日演出的中国演员”,究竟在日本演出市场创造了什么样的奇景呢?

1919年5月,25岁的梅兰芳亮相日本东京帝国剧院,这是一次经过漫长筹备后“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巡演,演足10天。这位东方男旦当即给日本的歌舞伎、舞踊以及电影等领域带去各种各样的影响。

若干年后,他本人在回忆文章里写道:

“回想第一次我们到日本演出,经费完全由我个人筹集的,当时剧团的规模比较小,开支比较紧,如果演出不能卖座,是要赔本的,因此,第一次访日的目的,主要并不是出于经济的考虑,仅是我企图传播中国古典艺术的第一炮。”

然而钩沉史料,尤其综合日方的报道和文人专栏,会发现处在当时中日关系的微妙大背景下,梅兰芳的首次访日演出,并不能说是“艺术家率领小剧团的个人行为”。

促成梅兰芳首次访日演出的,是东京帝国剧院的会长大仓喜八郎。他是大仓财阀的所有人,由他一手创建起来的大仓财阀,以贸易资本和产业资本为中心,在朝鲜、中国东北以及内地都有很多的企业。

由于产业遍布东北亚,大仓和中国各界的权威人士交际甚广。在中国的交际之广,日本人无出其右者,就连中国人,也少见交友范围如此之广的。他的朋友圈网罗末代皇帝、北洋政府的几任元首、在位和在野的国务总理、总长、前清遗老、和日本颇有渊源的革命党、银行家、外交官、蒙古王、铁路大王、北洋时期几大报纸的主编及名笔、等等,京剧圈有绿牡丹和小杨月楼等和他过从甚密。

这位大仓是一个深度戏迷,在日本和顶尖的能剧演员、歌舞伎演员都有私交,被认为“品位颇高、见多识广”的他,在一位高官招待的堂会上看到梅兰芳的演出,惊为天人,并认定他是女人。在搞清梅兰芳的性别后,他仍倾倒于他的容貌。

日本作家平山芦江曾写道:“大仓喜八郎完全被梅兰芳迷倒了,力邀他来日本,帝国剧场实际上是为了给梅兰芳提供演出舞台而建立。”此外还写道,“梅兰芳来的时候,因为唯恐他就这样留在日本,中国的大官号称政情考察随同来到东京,实质是为监视而已。”

使得梅兰芳首次赴日公演实现的另一个关键人物是龙居松之助,他是造园学方面的专家,著有《日本的庭园》一书。1919年那次演出细节的安排和实际操作,是龙居松之助经手的。因为他曾在北京短居,期间和梅交往甚密,所以大仓喜八郎委托他负责在帝国剧场首演的联络事宜。他本人当时对媒体这样描述:“我认识梅是在去年的八月末,给他写脚本的西宗康氏一定要介绍,所以当时初次见面,之后直到九月左右,时时见面一直有所往来。他今年25岁,为人温和,交往起来很舒服。他很喜欢日本的牵牛花,从日本购买了很多珍奇的品种,种满了整个庭院。当然,客厅里也摆放着很多。去年便谈到来日本的问题,不过梅的保护者——中国银行总裁冯耿光不答应,所以没能实现。”

历经近一年的沟通,梅兰芳说服了冯耿光,和日本方面谈妥了演出条件。

整个日本行程的费用是5万日元,由东京帝国剧场承担三分之二,剩余部分来自中日企业的赞助。戏码定下《贵妃醉酒》《牡丹亭》《黛玉葬花》《天女散花》《御碑亭》。演出费和票价是双方商谈的焦点。梅兰芳提出的出场费奇高,他要求一场演出费用是2000日元,最终和剧场的约定是10天3.5万日元。为此,帝国剧场的山本经理只能抬高票价,定下:特等10日元、一等7日元、二等5日元、三等2日元、四等1日元。同一个月的其它演出,歌舞伎座的特等是4日元80钱、市村座的上等雅座是3日元50钱、明治座的特等是2日元。万万没想到,天价票反而引起了人气,开票当天,售票处人满为患,贵价票都秒空,一票难求。

宣传攻势做足,演出票售罄,东京观众翘首期待。但梅兰芳的这次演出,在当时是很受质疑的。主要原因在于中日对峙的时局。

随团赴日的姜妙香这么回忆道:最初到日本的时候,大仓喜八郎先生作为主人招待我们,照顾非常周到。担心我们不适应日本式的生活,把我们安排到帝国酒店住宿了。而中国同盟会元老级人物王拱璧在文章里写道:京沪记者到东后,日人招待不遇,供以二三等旅馆。嗣后梅兰芳东游,日人则居之以全国唯一之“帝国旅馆”。何待大主笔之薄而遇小伶人之优也。这里提到的来日记者,是日本政府招待到日本观光的。当时因为山东问题的争议,日方唯恐记者在报纸上发表批判性的文章产生不好的国际影响,采取怀柔政策,邀请记者赴日。

梅兰芳的第一次日本公演,撞上了巴黎和会和五四运动。

5月8日的《东京朝日新闻》刊登了这样一篇报道,标题是《梅兰芳收到恐吓信,言词激烈,指责说为日本人演出成何体统》:

作为中国演员的第一次外国公演,梅兰芳带着精湛的艺术来到日本。但是从前天开始到昨天,梅兰芳频繁收到恐吓信,在他下榻的帝国酒店,桌上已堆积了数十封之多。无需多言,这些都是中国留学生发来的。信的内容言词激烈,说山东权益问题正使祖国陷入困境,此时为给日本人提供娱乐而登台演出成何体统,今天(七日)若是登台的话,回国以后小心性命等等。负责此次演出事务的沈君唯恐在帝剧出事,便和当时的山本经理商议如何解决。不过大仓男爵认为既然票已卖出,应该照常演出,艺术无国界。当天上演梅拿手的《御碑亭》,立起“大入满员”的告示牌。

梅兰芳本人对于山东问题等等都不甚在意的,除了演戏的事情。东京演出的实况,没有辜负他的预期。

《东京朝日新闻》记载了首演的盛况:

观众涵盖了各个阶级的人,中国公使馆和霞关那里的位居高位的人也来了,文人画家也来了……热闹的锣鼓声从缎帐深处传来,剧场里已是如雷鸣般的欢呼喝彩之声。缎帐轻轻的升起,扮成天女的梅在8名侍女的簇拥之下登场,又是一阵震耳欲聋的鼓掌声。妖艳的梅轻柔地舞动并开始演唱,最初由于耳朵不适应,剧场里听到一些笑声。耳朵适应以后观众已不再发笑,在整个3场的演出期间,歌右卫门手持酒杯一直一动不动的盯着舞台,羽左卫门好像有所为难似的不时地掏耳朵,安田善三郎在唱段结束后站了起来一直眼望舞台,身着和式礼服的小村侯两手环抱于胸前一动不动,身着西服的小笠原伯不时地和旁边的外国人谈论着什么……(注:以上几位都是日本戏剧界的名优)

十个晚上的演出结束后,内滕湖南、狩野君山、滨田青陵等13名学者写了观剧记,收集成册出《品梅记》。其中,有田中庆太郎题为《梅兰芳》的一篇。他赞扬梅兰芳选取的来日演出的剧目体现了京剧的真髓,说可以从中窥见梅兰芳希望展示京剧艺术的各个侧面的抱负。同时,他态度明确地反对将梅兰芳的日本公演和政治形势联系在一起,写道:

兰芳先生,我可以毫不忌惮地说,你是当今世界上最为珍贵的东西之一。有些糊涂虫说你的日本公演具有国际意义等这些俗话,像你这样的艺术家或许压根儿就没放在心里,不过对于我们这些没有创造艺术的能力而只略懂欣赏的人来说,却是难以遏制厌恶之情。连学问艺术也要用国际化的套路去解释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不过像贵国那样文化先进的国家尚且有人在喧嚷什么抵制日货、驱逐日本人等,并且说什么国耻纪念日梅郎不可登台供日本人赏玩等,将自己国家值得自豪的、超越了国际关系的卓越艺术降格到玩弄品的地步。可见,由于所处国家不同,他们的口号自然有亲善和抵制之分,不过至少在欠缺艺术感受性这一点上他们是完全一致的。

田中的文章里还有这样一段:

兰芳先生,聪明的你一定明白,无论在哪个国家,富豪这类人物对于艺术、美术品、美人都是玩弄的态度,唯独不知道敬爱它们。想象一下便觉可笑——请嘲笑将《天女散花》看作你的艺术的全部的这些人的单纯和幼稚吧。

这两句话的信息量很大。前一句见仁见智,后一句呢,明确地透露一个意思:梅兰芳的第一次日本之行,既没有呈现出他真正的表演功底,而观众对梅兰芳的舞台造诣,存在着很严重的误读和低估。

这个态度,和当时的戏剧评论家是一致的。

歌舞伎评论家川尻清潭写道:

名优梅兰芳的来朝,好像是神灵突然从天而降似的,引起极大关注,各大报纸连他打了一个喷嚏都要大写特写,各方面的宣传是十二分的到位,不过效果也是很明显的,帝国剧场出演的票价特等一名是10大日元,这可是戏剧界有史以来的天价,不过即使这样还是连日客满为患。其实并不是因为有趣而去看,而是出于若是不看则无法和别人谈论这个话题、感觉不体面这样一种爱慕虚荣的心理。实际上能听懂一句台词的人都在少数,大多数人只是茫然的看着,别人夸赞的时候随声附合,若是问他有何感想,则一下子噎在那里,只会回答,完全看不出是个男人,多么的美丽啊,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可说,反正最多就是感觉到很不错,之后便什么感想也没有了。

能剧评论家坂元雪鸟写道:

据说梅兰芳是满载而归。可是问一下看过的人,十人中有八九人回答:是啊,怎么说好呢……不知该如何回答才好。看到这个情形,只能说大部分观众只是茫然的看了一场不明不白的东西。台词听不懂,又没有看习惯,造成这种情形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就是日本的能,如果是第一次看的话也是完全看不懂在说什么。

确实,自身从事艺术活动的人观看了梅兰芳的舞台之后,从各自的立场得到了各种各样的启发,可以说有一定的收获。对于一般观众来讲,梅兰芳带给东京舞台的除了新奇和妖艳,其他的好像完全是一头雾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却看出了不满足。对东亚戏剧很有研究的坂元雪鸟几乎是很严厉地指出,梅兰芳首演选择的戏码,很难代表“真正的中国戏剧”:“我深感遗憾,在这几场演出里,我无法领会梅的演唱水平,感觉他是靠美貌和动作来卖座的人。卖出天价票钱,让东京观众看到的却是中国戏剧马马虎虎的一面。下次再邀请的话,希望能够上演真正的中国戏剧。”

“马马虎虎”是过分苛刻以至于吹毛求疵的措辞,从中可以看出“大众市场”和“专业观众”之间的落差。坂元作为一个对中国京剧有所了解的评论家,他认为中国戏曲的看点是文戏的“听唱”和武戏的技艺。而梅兰芳小心翼翼地“打响传播中国艺术的第一炮”,他选择海外公演的剧目时的方针是,“在观众无法听懂台词的情况下,用歌和舞来使观众着迷”。

就这一点而言,梅兰芳在日本的首次亮相,是达到甚至超越了他的预期。这位梨园顶流的国际化之路,也从此开始了。

作者:山鲁佐德

编辑:柳青

责任编辑:柳青

*获取更多演出资讯,访问“剧汇王朝”(52drama.com),你想要的演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