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歌剧《青山烽火》7月6日、7日将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该剧以“七七事变”后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为叙事线索,讲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八路军团结内蒙古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奋勇抗战的故事。
82年前的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此后,文艺界涌现出一大批反映卢沟桥抗战的作品,至今仍散发着无限的精神魅力。
烽烟岁月:卢沟桥抗战的纪实与抒情
2018年8月21日,《方大曾:消失与重现》《方大曾:遗落与重拾》读者见面会亮相上海书展,吸引了众多读者。
抗日战争爆发后,这两本书的主人公、记者方大曾突破阻碍,深入前线,拍摄大量战争照片,被誉为“卢沟桥事变现场报道第一人”。方大曾撰写的长篇通讯《卢沟桥抗战记》曾被中外媒体广泛采用,成为世界详细了解中国抗战发端的第一手信息。他在文章中预言:“伟大的卢沟桥也许将成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发祥地了!”
回望那段烽烟岁月,多少人亲历着时代,也记录着时代。
王冷斋,时任河北宛平县县长,在“七七事变”期间创作了诗文《卢沟桥纪事五十首》等,从日军的挑衅、侵略,到谈判、激战,几乎记录了事变全过程。
在谈判时,日军绑架了王冷斋,要挟中方开城。王冷斋在诗中冷静地写道:“挟持左右尽弓刀,谁识书生胆气豪!谈笑头颅拼一掷,余生早已付鸿毛。”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七七事变”爆发后,为宣传抗日,文学理论家胡风创办了《七月》《希望》等文艺期刊,并集结了一大批爱好文学的热血青年,史称“七月诗派”。这些诗人对民族的现实与未来有着深切的关怀,很快就成为当时左翼诗坛生力军。
“中国的船啊!古老而又破漏的船啊!”七月派诗人阿垅在其代表作《纤夫》中写道,“向那一轮赤赤地炽火飞爆的清晨的太阳!是有那么一个方向的。”
英雄不朽:奋勇杀敌的前线战士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这首由作曲家麦新创作的《大刀进行曲》在“七七事变”不久后问世,很快唱遍全国,成为抗日救亡运动一首代表歌曲。它不仅让国民熟知了二十九军大刀队长城抗战的英勇事迹,更点燃了无数中华儿女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
“七七事变”后,像这样歌颂抗战前线战士的文艺作品在华夏大地上迅速生根发芽。由17位剧作家集体创作的话剧《保卫卢沟桥》讲述了“七七事变”的起因和经过,激发出全国文艺界歌颂抗战英雄的热情,并带动了《卢沟桥之战》《赵登禹之死》等一批“七七国难戏剧”的创作。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快快拼起民族命,最后胜利是吾曹!”冼星海为《保卫卢沟桥》谱写的歌曲这样唱道。
老兵不死,英雄不朽。卢沟桥抗战的精神至今没有磨灭,反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更加熠熠生辉。电影《七七事变》曾获第2届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讲述了“七七事变”发生后,佟麟阁、赵登禹等爱国将士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故事,展现了不同的党派、阶层团结一致的抗战精神。
众生百态:同仇敌忾的后方群众
2015年7月3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话剧《宛平人家》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该剧讲述了“七七事变”期间,宛平城内军民奋起抵抗,打响全面抗战“第一枪”的故事。
在“七七事变”中,除了前线杀敌的将士,后方群众的生活状态也成为文艺工作者的描摹对象。有专家说,后方群众的抗战故事体现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血性与韧性。
2019年是老舍先生诞辰120周年,他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是反映“七七事变”后北平生活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描述了北平小羊圈胡同几户普通人家的生死情仇。面对战争,小说中的人物有的投敌谄媚,有的出走抗敌,有的无声抵抗,也有的无奈懦弱。小说将市民文化融于全民族抗战的宏大主题中,透过战争表现民族的兴衰变迁。
“《四世同堂》精心挖掘家家户户、男女老少、每日每时都能体验到的物质和精神双方面的折磨。”兰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吴小美说,“每一种细小的反抗,都与最后的胜利紧密相连。”
白瀛、周玮、谢滨同
【原文发布地址】:http://www.cnr.cn/ent/zx/20190706/t20190706_5246818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