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26日消息  “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几声唱腔,变化万千,曲调丰满。辽剧,原称辽南影调戏、辽南戏,是辽宁省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也是辽宁省唯一的地方剧种。其形成于辽宁省营口市盖县,是该地区农村祭祀娱人的一种主要演出形式。

  在演出时,表演者照本宣唱,其唱腔曲调吸收、借鉴了河北省皮影的成份,以板式变化体为主。辽剧的演出乐器主要包括皮鼓、板、锣、钹、手锣、小钹和堂鼓等。其中,鼓板是乐队的指挥,掌握唱腔的节奏及各种人物的唱、坐、念、打以及雷、雨、风、云等各种不同效果。涉及的乐器虽多,但多而不乱,尤其是和四弦配合的紧密,令戏曲的情绪表现力得到明显加强。

  辽剧的发展同样也接受着时代的考验,面临着人才缺失、曲目创新等一系列问题。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此前坦言,现在的辽剧不缺少观众,缺少的是有人组织。要有人重视它,能竭尽全力地把辽剧推出去。

  早在2015年,辽宁省政府办公厅就发布了《关于振兴辽宁地方戏曲艺术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要对辽宁地方戏曲院团进行科学布局”“重点扶持辽剧”“将辽剧逐步打造成具有较高艺术水准和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

  近年来,辽剧团秉承着抓精品、排好戏、出人才、兴辽剧的思路,翻排、创排了众多优秀剧目。20167月,剧团走进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参加由中宣部、原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活动,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如今,辽剧正不断打磨创新,经过多年的发展,一大批优秀的辽剧作品问世,如《王罗锅卖海蛎子》《成长》《加林与巧珍》《少女泪》《山这边、海那边》《过河》等。作品紧紧联系实际,再现生活,讲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深受观众们的喜爱。

【原文发布地址】:http://www.cnr.cn/ent/zx/20190626/t20190626_524665218.shtml